全省檢察隊伍教育整頓
【弘揚英模精神】安徽合肥:政法英模報告會,陳勝和胡紅霞講述從檢“心路”
時間:2021-04-02  作者:  新聞來源: 【字號: | |

  為弘揚英模精神,激勵忠誠擔當,3月30日,合肥市政法英模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市政務中心舉行。來自合肥市檢察院的四級高級檢察官、全國優(yōu)秀公訴人、全國政法機關首度“平安英雄”獲得者陳勝和肥東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省級未檢品牌“紅霞工作室”負責人、首批安徽省檢察機關法治巡講團成員胡紅霞作為合肥市檢察機關的英模代表,在報告會上講述了自己從檢以來的感人事跡,讓每一位聆聽者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禮。 

  心懷熱愛 不負時代 

  彈指一揮間,我在檢察機關辦案一線已經(jīng)奮斗16年,從曾經(jīng)的風華正茂,到如今的風雨滄桑。 

  每每回想那些年我們走過的青春歲月,我們辦過的各類案件,遇到過的形形色色的嫌疑人、被害人;每每回想我們在浩如煙海的卷宗中執(zhí)著的推敲每一個細節(jié)時,在案件討論會上爭得面紅耳赤時,終覺得一路走來,雖如履薄冰卻也收獲滿滿。每當凝視胸前的檢徽,我都會在內心深處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自己,我們是人民的檢察官,既是犯罪的追訴者,也是無辜的保護者;既要做法治進步的引領者,又要做司法溫度的傳遞者。 

  作為一名國家公訴人,雖然沒有抓捕罪犯時的驚心動魂,也沒有直接審訊突破時的斗智斗勇,但在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下,懲治犯罪的關鍵在于能否勝利決戰(zhàn)于法庭之上。這是公訴人的核心能力,也是對公訴人最大的考驗。面對紛繁復雜的案件,我們唯有堅守理性、平和、文明、規(guī)范的司法理念,以法治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 

  仰望星空,指引我們正確前行。共產(chǎn)黨員的赤誠之心讓我們在一次次短兵相接的法律較量中,勇往直前。2018年,我辦理了合肥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首例涉黑套路貸案件,為全市樹立標桿,我們精心制作的起訴書被下級院、兄弟單位在類案中借鑒使用。2020年,在檢察長帶領下,我們主辦了合肥市唯一一件被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袁某某等31人涉黑案。該案案情特別重大、復雜,涉案人數(shù)多,案值特別巨大,非法放貸達40余億元,套路貸詐騙既遂、未遂共計3億余元,公安機關查扣凍資產(chǎn)價值共計5億余元。能否準確定性?專案組加班加點五個多月,補充證據(jù)材料達120余冊。為充分體現(xiàn)辦案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分化瓦解該涉黑組織,專案組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大膽開展了認罪認罰工作。在國慶放假期間,還克服了疫情等重重困難,于10月5日到合肥市看守所,為本案的二號被告人開展認罪認罰,最終全案共有18名被告人選擇了認罪認罰。2020年10月9日,該案在合肥中院開庭審理,歷時9天,每天開庭長達13小時,面對近50名辯護人,專案組精心準備,預判辯護思路,每晚開庭到近十點,專案組回院里還要全面梳理、總結白天的庭審情況,修改、調整第二天的應對方案,每晚只能休息五個小時,但專案組始終保持昂揚的斗志,始終有理有節(jié),充分展現(xiàn)了合肥公訴的風采。最后一天庭審結束后,在回院里的路上,看著車窗外萬家燈火,再度仰望星空,我知道我們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客觀公正,自會溫暖人心。法律信仰的基礎就是尊重事實,不放過一絲疑點。在我曾經(jīng)辦理的一起上訴案件中,被告人葉某因犯盜竊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十一個月。他不服一審判決,上訴提出其真實年齡與戶口年齡不一致,實際上不滿十八周歲,還是未成年人。我在審查卷宗材料后發(fā)現(xiàn)他在原偵查、審查起訴和一審期間均未提出年齡問題,案卷中沒有任何相關證據(jù)顯示他是未成年人。本著對事實負責,對被告人負責的態(tài)度,我多次實地走訪他居住的村委會、派出所和教育部門,詢問村干部、鄰居還有被告人的近親屬,最終查出他的戶籍及原始學籍等材料中確實反映年齡有重大矛盾,由于其是在家中自然分娩,沒有出生證明。所有證據(jù)均反映被告人在案發(fā)時確實為未成年人。在二審庭審中,我們當庭發(fā)表了改判的意見,被二審法院全部采納,當庭改判其有期徒刑六年。 

  刑法是嚴厲的,所以司法者永遠要有一顆柔軟的內心,永遠愿意相信人性其實本善,永遠愿意傾聽疑案背后各種離奇的理由,我們才能時刻保持理智和清醒,把“求極致”貫穿辦案始終,在追尋公平正義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執(zhí)法為民,讓法在天理、人情中交融。2020年,我辦理的一起故意殺人案,年近六旬的兒媳殺死婆婆,后自殺未果。我們在提審時她一直泣不成聲,身患疾病、生活窘迫,上有80多歲的婆婆要贍養(yǎng),下有年近三十的兒子未成家,其感覺生活無望,也為減輕家庭負擔,便一時糊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案情令人掩卷嘆息,我們都為人子,也都為人父母,如此人倫慘劇令人深思。在法理人情的矛盾沖突中,我們沒有機械辦案,一訴了之,而是到案發(fā)地走訪,與被害人另外兩個兒子見面,結合案情充分釋法說理,在取得被害人親屬的理解下,對嫌疑人開展認罪認罰工作,最終提出精準量刑,被法院采納,一審判決后,她和被害人的其他親屬均表示認可服判。該案被省檢察院評為重罪開展認罪認罰典型案例。平凡中見證人生,面對案件中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我們唯有堅守法律思維底線,將國法、天理、人情相融合,堅守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 

  共同前行,檢察隊伍在路上。作為全國優(yōu)秀公訴人,我多次組織全市優(yōu)秀公訴人業(yè)務競賽,為兩級院年輕干警傳經(jīng)送寶;2017年,在全省首屆檢察官與律師論辯賽中,我作為合肥代表隊教練,悉心傳授選手辯論要點、技巧,分享自己在全國參加比賽的經(jīng)驗和心得,最終囊括團體第一名和最佳辯手獎的一、二等獎。2019年,我作為省、市檢察系統(tǒng)掃黑除惡業(yè)務專家,受省檢察院、省掃黑辦等單位指派先后到西藏山南市、遼寧省掃黑辦去作“如何辦理涉黑涉惡套路貸案件”專題交流講座,大力宣傳了我市掃黑除惡的重要成績戰(zhàn)果以及合肥檢察機關的主要做法和經(jīng)驗。 

  法律是一門社會科學,因此法律并不是一堆冰冷的法條文字,完全不帶感情的去辦案的,只能是機器,它可能適用法律沒有問題,但卻會缺少悲天憫人的情懷,缺少法治的靈魂。正所謂:“你辦的不僅僅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只有帶著對社會、對人民群眾深厚的感情,才能真真切切的打動人心。公正的法,必然是善良的心與人間的情水乳交融。避免機械、簡單的執(zhí)法方式,讓司法閃爍偉大的人性光輝,衡平人性與理性,是我們司法工作者的永恒追求。 

  你若不忘初心 一隅也是蒼穹 

  從事刑事檢察工作十年,我始終立足檢察職能,堅守司法良知,以細致嚴謹?shù)膽B(tài)度、客觀公正的立場,在懲惡揚善中,讓違法者認罪伏法,讓脆弱者前行有力。 

  在辦理肥東縣首例惡勢力案件時,面對29本卷宗、海量的電子數(shù)據(jù)、316起事實,同時又涉及網(wǎng)絡犯罪,取證難,指控難,我不敢懈怠,整個十一假期都埋在卷宗里,抽絲剝繭,查缺補漏,針對每起事實,從關聯(lián)性證據(jù)入手,分環(huán)節(jié)、分層級、多維度,構建證據(jù)體系,制作了37頁統(tǒng)計表格,形成了15萬字的審查報告。庭審中,清晰明了的示證,有理有據(jù)的答辯,所有被告人當庭認罪悔罪,所有指控均被法院采納。 

  十年來,我曾在舉家團圓的春節(jié),一個人待在辦公室,死磕一起幾百本卷宗的經(jīng)濟犯罪和職務犯罪交織的大要案,我會為了堅持自己認定的正當防衛(wèi),和同事們爭的面紅耳赤。在八百多起案件的歷練下,我先后榮獲全省首屆未成年人檢察業(yè)務標兵,全省優(yōu)秀公訴人稱號。 

  但是,我還是經(jīng)常會很糾結,證據(jù)如何采信?法理和情理如何平衡?得出的結論對社會的價值導向是否正確?說實話,案件越辦越害怕,怕自己的執(zhí)法理念和職業(yè)技能不足,出現(xiàn)冤錯案件,怕辜負胸前的檢徽,沒有守住公平和正義。 

  每一起刑事案件都是一場人間悲劇,翻過去的是卷宗,翻過去的同樣也是當事人的人生,所以我必須如履薄冰審慎對待。 

  在辦理張某某尋釁滋事案時,陪同的姐姐無意間提到,弟弟戶口本上的年齡報大了兩歲,如果是真的,小張就不構成犯罪。但是小張的父親案發(fā)時正在服刑,母親在小張三歲的時候就離家出走,為了核實小張的真實年齡,我們多番調查,驅車前往浙江某鞋廠找到小張母親進行詢問,趕到安徽蕭縣調取小張戶籍檔案的歷史存根,最終對小張依法作出不起訴處理。我沒想到的是,幾年后的一天,我會接到小張的電話,一句謝謝檢察官阿姨,讓我瞬間溫暖。而我,只是做了一名檢察官該做的工作。 

  還有一位亮亮,在附條件不起訴考察小結上寫有這樣一句話:在以后的道路上,我知道該如何安排自己的路程,給自己設定一個方向,一個夢,努力向那個方向走下去,或許我會經(jīng)歷失敗,但我不會放棄自己,堅信終有一天,我會看到屬于自己的那一道彩虹。根據(jù)此案拍攝的微視頻《靜待花開》,在中央政法委平安中國“三微”比賽中獲獎。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一個個具體案件的辦理,就是法律人傳遞法治力量和司法溫度的載體,就是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公平和正義的載體,我必須盡責盡心。 

  多年來,我接觸過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有吸毒搶劫的無知女孩,有詭計多端的詐騙分子,而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剛開始辦案接觸的作案手段殘忍的五名入戶搶劫犯。他們都只是十四五歲的少年。庭審后,我了解到,其中一名被告人小華的父親因犯搶劫罪很早就被執(zhí)行死刑,其弟弟也在小華入獄后不久也因為搶劫被刑事拘留...... 

  5名被告人受到了法律的嚴懲,但我的心中卻生出了結:如何讓司法陽光驅散他們心中的陰暗與罪惡?未成年犯罪背后有著怎樣的家庭和社會原因?如果在他們輟學之前就播下法律的種子,本案是不是就不會發(fā)生? 

  有想法就要行動,我挺著七個月的孕肚,在辦案之余,統(tǒng)計肥東縣域六年的性侵案件,形成分析報告逐級上報到市委政法委,我制作關于預防犯罪和預防被侵害的課件,趕在兒童節(jié)那天,到學校開展普法宣講,肥東縣電視臺也跟拍推出“六一”特別節(jié)目,我還作客《檢察之聲》進行了一場特殊的保護未成年人的法治宣講。 

  法律的目標,不就是防范于未然嗎?! 

  如果法治的聲音能夠在犯罪和被侵害之前抵達,如果預防的種子可以早早地根植于父母的心弦,我相信:你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從那以后,我積極奔走于上百所學校和社區(qū),受眾從學生到老師,再到家長。我以案例為依托,走訪學校,督導“一號檢察建議”落實落細。我編制案例宣傳冊,把法律送到孩子們手中。我與張集鄉(xiāng)政府共建法治文化長廊,讓百姓看到身邊的法律。我開設云課堂,通過網(wǎng)絡將法治播撒。 

  “不忘初心,一隅也是蒼穹”。從公訴小白到全省優(yōu)秀公訴人、業(yè)務標兵,再到全國“法治進校園”突出個人,我始終如一,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懷揣著對法治精神的信仰。 

  我堅信,我們哪怕細小而微的正向點滴,也都在為厚植黨的執(zhí)政基礎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我,一名基層檢察官,會繼續(xù)奮力前行,為法治事業(yè)貢獻自己微小的力量。